一盞燈、一間屋、一群人……“留燈行動”暖人心
來源:鹽城新聞網 2024-10-25 編輯:沈 業通
亮燈的一間屋,奏響“留燈行動”愛之旋律
當晚,家長們陸續拎著飯盒來到驛站,等候孩子前來就餐,驛站熱鬧起來。阜寧中學高一學生家長施利,將做好的飯菜用保溫盒裝好帶到“暖心驛站”。她對記者說:“以前沒有‘暖心驛站’的時候,我們把飯菜帶來,孩子們就在路邊或者在車里吃。現在有了‘暖心驛站’,不但有了舒適就餐的環境,還有志愿者給我們端茶倒水。”
今年58歲的吳華家住阜寧縣城城西一小區,兒子兒媳在無錫務工,帶孩子的“任務”就落在她身上,有時候因為有事耽擱來得晚些,孩子不得不在路邊等。現在有了“暖心驛站”,自己和孩子都不用著急了。
崔云飛是阜寧縣一縷陽光志愿者協會會員,也是“暖心驛站”的負責人之一。她說:“‘暖心驛站’每天下午5時30分開放,主要分兩個服務時段,一是學生上晚自習前的就餐時間,好多家長給學生送餐,驛站給他們打造一個溫馨的就餐環境。二是學生晚自習后的這段時間,為家長、學生提供等待接送的溫暖場所,志愿者輪流值班,確保燈亮、屋暖、有熱水。”
一份貼心建議,開啟愛意滿滿的“留燈行動”
“2023年11月份,在‘聯青服務站’主題學習季中,阜寧團縣委收到了鹽城市人大代表朱陟的一份建議。”阜寧團縣委副書記余朝洋說,這份建議內容是:秋冬季天氣寒冷,部分學生晚自習下課后在戶外長時間等不到家長,容易感冒著涼,希望能夠在校門口建一處溫暖的室內空間。
為了解決學生們的實際困難,阜寧團縣委與阜寧縣一縷陽光志愿者協會聯手開啟“留燈行動”,為家長和學生送上溫暖的愛心延時服務。“留燈行動”開展后不久,阜寧團縣委工作人員和阜寧縣一縷陽光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發現,在晚自習前,有部分家長給孩子送餐,因為沒有就餐場所,孩子們往往在路邊匆匆吃一口,秋冬季節,飯菜還沒吃完就已經涼了,于是,他們在“暖心驛站”增設提供學生就餐場地的服務。
“自‘留燈行動’開展后,‘暖心驛站’已服務就餐學生、在驛站等待接送的家長近千人次。志愿者們猶如春日暖風,為家長和孩子服務。他們為學生們遞上一杯杯熱茶,耐心地幫助學生聯系一些來遲的家長,輕聲安慰著等待中的學生,時時刻刻充滿溫暖。”阜寧團縣委社聯部部長茅樂園說。
余朝洋表示,近年來,阜寧團縣委緊扣服務青年的工作主線,組織機關干部常態化走進掛鉤的基層團組織、所和團員青年群體,從基層帶回問題43條,對策建議27條。針對青年“急難愁盼”各類問題一一進行歸檔梳理。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協同幫助下,阜寧團縣委向各職能單位累計發出15份建議單,開展了“留燈行動”“夢想改造+”“愛心暑托班”“親語青聽”“青藍護未”“青春留阜”等青少年關愛項目。
一群志愿者,托起“留燈行動”溫暖之光
“2023年12月以來,在阜寧團縣委的指導下,我們志愿者協會已經組織100多名志愿者參與‘留燈行動’,無償為學生以及家長服務。”阜寧縣一縷陽光志愿者協會團支部書記高凡說。
“暖心驛站”的房子,原來是“勞動者之家”,方便環衛工人、快遞小哥等休息。“留燈行動”開始后,阜寧縣一縷陽光志愿者協會每天安排4名志愿者,下午5時左右到達驛站,打掃衛生,燒好熱水,等待學生和家長。
高凡說,他們為20多名學生提供留電話聯系服務,讓無法接送學生的家長提前聯系志愿者,志愿者義務護送學生回家。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