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市精神文明建設十佳新事候選事跡
來源:鹽阜大眾報 2021-11-12 編輯:胡 麗麗
“白衣天使”援寧助揚
同心抗疫展現鹽城擔當
2021年7月以來,省內多地暴發新冠肺炎疫情,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考驗,我市先后共派出4輪共計800余名醫療隊員支援南京、揚州等地。援寧醫療隊員頂著炎炎夏日,共采集樣本572679人次,檢測樣本77379管,排查出密接341人,次密接669人。7月23日,援寧應急核酸檢測隊又火速集結奔赴揚州,18小時完成35萬人次標本。800余名鹽城醫療隊隊員白衣執甲、不畏艱辛,為打贏南京、揚州疫情防控阻擊戰積極貢獻“鹽城力量”。
實施“美好書桌伴你成長”項目
圓困境兒童“讀書夢”
市婦聯在“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中,通過實地走訪,深入摸排困境兒童及家庭的實際需求,了解到全市220戶困境家庭的孩子沒有專用學習書桌,缺少有利的學習條件。為了給孩子們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引導孩子培養良好習慣,為身心全面健康發展“護航”,市婦聯開展“美好書桌伴你成長”項目,為困境兒童捐贈書桌并定期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截至8月已籌款19萬元,先后為響水、濱海、射陽、大豐、亭湖、鹽城經開區、鹽南高新區等地首批120名困境兒童捐贈“美好書桌”,包括:組合桌椅、護眼臺燈、書本文具等物品。后續將利用2021年“99公益日”新募集的公益基金,向第二批100名困境兒童捐贈書桌。
“老典型”宣講黨史
紅色教育薪火相傳
2021年2月,射陽第一支“老典型”黨史宣講隊由臨海鎮“百姓名嘴”張同祥發起成立,8名成員中有勞模、有身邊好人,平均年齡65歲,他們用打竹板、寫黑板報等方式將一幅幅歷史照片、一個個紅色故事送進學校課堂、村居農戶和田間地頭。臨海鎮“老典型”講黨史這一做法很快帶動全縣各鎮區“老典型”宣講黨史的激情,“中國好人”周守偉、全國勞模徐菊芬、姚煥平等“老典型”紛紛發動當地老教師、老黨員、“百姓名嘴”組成宣講隊伍。截至目前,全縣“老典型”宣講隊已發展到15支,集聚各類典型與身邊好人230多名,累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宣講活動110余場次,受眾1.8萬余人(次)。
組建“紅領巾宣講團”
用紅色文化引領育人實踐
鹽都區教育局在全區42所中小學內組建成立“紅領巾宣講團”,目前共有志愿服務隊45個、隊員340名。成立一年多來,全區共舉辦3期紅領巾宣講團成員輔導班,各學校每學期舉辦兩期紅色宣講課堂強化輔導培訓。由各中小學招募共青團員組建宣講團隊,舉辦全區紅色故事宣講比賽,選拔優秀隊員走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企業、社區和鄉村學校進行巡回宣講。舉辦各類宣講162場次,受眾近15萬人次。組織宣講團成員采訪烈士遺屬、中國好人和身邊的道德模范,參觀新四軍紀念館、鹽都革命陳列館等各類紅色教育基地,瞻仰本地烈士紀念碑,充分挖掘鹽都紅色文化資源育人優勢,用青少年聽得懂、看得見、能體驗的方式進行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注入師生血脈。該事跡曾獲鹽都區十佳文明新事、全市思想文化工作創新獎。
共建黃(渤)海濕地檢察保護同盟
打造新時代生態環境檢察新樣板
鹽城市人民檢察院緊緊圍繞市委“生態立市”戰略,通過落實“專業化法律監督、恢復性司法實踐、社會化綜合治理、多元化協作機制”四位一體的生態檢察模式,強化跨地區合作,增強區域協同性,牽頭天津、上海、遼寧、河北、山東、江蘇等六省15市檢察院共同簽署《黃(渤)海濕地生態環境保護跨區域檢察協作框架協議》,共建黃(渤)海濕地檢察保護聯盟,共同打擊危害濕地生態環境保護的違法行為,促進生態保護和環境修復工作深入開展,構建濕地環境資源一體化公益保護格局。共發出行政公益訴訟檢察建議401件,行政機關已接受建議并整改360件。提起生態環境領域民事公益訴訟71件,要求侵權人賠償生態環境損失共計4700余萬元。
“讓愛無礙”助殘驛站
成為殘疾人創業就業的幸福家園
針對殘疾人就業缺少項目、場地和資金的現實問題,建湖縣陽光義工之家與阿里菜鳥驛站、伊利等愛心商戶合作,在縣城小區分批建立“讓愛無礙”助殘驛站,每個站點能夠幫助2名殘疾人就業,月均收入5000元。驛站實行“殘疾人就業+志愿者幫扶”的運營模式,志愿者幫助殘疾人就業者收發包裹、管理維護站點,同時依托驛站就近就便為社區困難群體,提供免費理發、醫療健康、水電維修、代辦跑腿等服務,社會愛心人士和企業通過驛站,將自產肉蛋、蔬菜、水果等免費提供給社區困難家庭,累計參與志愿者3800多人次,受益困難群眾120余人。該項目曾獲評省第五屆志愿服務展示交流會銅獎。
“身邊好人”代言農產品
“榜樣力量”助推鄉村振興
2020年6月至7月連日陰雨,造成大量農產品滯銷,亭湖區好人志愿者協會積極響應“助力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行動號召,積極發揮好人、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領作用。2020年7月10日下午,在亭湖區新興鎮三灶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舉辦“為農民代言助農奔小康”活動,鄭巧玲、劉嬋、吳登清等11位好人代表與農戶簽訂合作協議,幫助農戶銷售滯銷的雞蛋、西瓜、黃桃、水蜜桃等農產品,現場帶動社會愛心人士、愛心企業簽訂采購訂單6萬余元,并達成一批長期購銷協議,主動幫助農戶打通農產品銷路。
開辦“村民積分銀行”
激活鄉村善治“一池春水”
東臺市南沈灶鎮天鵝村黨總支部成立“天鵝村民積分銀行”,從群眾最關心、需求最迫切的問題入手,以村為單位,逐戶建立積分動態管理臺賬,設立20項正、負面清單,量化基礎分和加減分指標,明確村民獲評身邊好人、見義勇為個人等先進榮譽、參加“小紅椒”志愿服務活動等10類行為正向激勵,對破壞公共衛生環境、酒后駕車等10類不文明行為懲戒扣分。積分可以用來兌換相應的禮品,并向年度積分前20名的村戶發放“沈心善治積分標兵”的榮譽標牌,營造“人人爭當先進,家家爭上紅榜”的鄉村文明新風尚。
“鹽之e警”公安政務服務新模式
織密便民服務網
鹽城市公安局全力打造以“派出所服務廳、街面警務站服務區、社區警務室服務臺、平安方舟服務點、掌上警務服務端”為支點,市域全覆蓋、項目全集中、流程全統一,服務標準化、操作最簡化、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鹽之e警”公安政務服務新體系。打破層級、轄區和權限制約,一次性下放89項236種高頻事項,實現“全能辦”;83%的業務當場辦結,91%的業務30分鐘內辦結,實現“快速辦”;依托“所、站、車、室”等公安基層陣地密集布點,實現“就近辦”;運用“云桌面”技術兼容運行多業務、多系統、多專網,實現“一窗辦”;建立“人工窗口+移動APP+自助服務”并行模式,群眾根據需要選擇辦理方式,實現“隨時辦”;設置“云辦理”窗口、智能云柜,受理不需到場、取件不用見面,實現“遠程辦”。目前,“鹽之e警”綜合政務服務布點達52家,窗口服務滿意率達99.7%。
組建“戎耀鹽城”志愿服務隊
搭建退役軍人服務新平臺
鹽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牽頭成立“戎耀鹽城”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以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為依托,以服務退役軍人為主要目標,建立市、縣、鎮、村四級共2500余支退役軍人志愿服務隊伍,2萬余名退役軍人報名加入。建立“點單、派單、接單、評單”的服務機制,根據退役軍人不同需求,積極策劃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為廣大軍烈家屬奉獻愛心,為退役老戰士送去關愛。成立以來,各級“戎耀鹽城”志愿服務隊累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近千場次,服務時長近萬小時,在搶險救災、新冠疫情防控等突發事件和文明城市創建等社會公益活動中展現退役軍人“秉承軍人初心永葆軍人本色”的優良精神風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