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女司機陳開霞扶跌倒老人被樹成典型背后:“環衛精神已經融入血脈”
來源:鹽城晚報 2022-02-21 編輯:沈 業通
“善小而為之,扶出滿滿的正能量。”2021年12月6日,阜寧縣環衛女司機陳開霞在工作途中扶起跌倒在花池內的78歲老人并送其回家,經過《鹽城晚報》連續報道后,阜寧縣綜合行政執法局、阜寧縣公安局先后為陳開霞申報了“阜寧好人”和“見義勇為”獎;今年1月6日,鹽城市城市管理局又發文在全市系統內開展向陳開霞學習的活動。扶一位跌倒的老人而已,如此“興師動眾”值得嗎?面對一些質疑,2月16日,記者再次來到阜寧縣綜合行政執法局,采訪了陳開霞的一些同事,揭開這名扶人“扶”出來的典型背后的故事。
“這一扶,扶出女司機滿滿的正能量”
“當時陳開霞幫助老人的事情,我們單位的人都不知道,是2021年12月8日上午,單位領導在收到被幫助老人周子平的女兒周菊花寫來的感謝信后,單位的人才知道這件事。”吳斌是阜寧縣綜合行政執法局法規科科長,提起陳開霞幫助老人的事跡,他向記者敘述了整個事情的過程。
2021年12月6日6時許,陳開霞駕駛垃圾收集車行駛到阜寧縣城光明路與城河路交界處,發現路中間花池內有位老人面朝下趴在花池中(上半身在花池內,下半身在花池外)。她看到老人嘗試著自己爬起來,但爬了幾次都無法站起來。見此情景,陳開霞立即停下垃圾收集車跑到老人身邊,并詢問老人情況,老人頭腦很清醒,告訴陳開霞是自己走路時不小心栽倒在花池內的,嘗試了多次卻怎么也爬不起來。這時有路人經過,勸陳開霞“不能扶”,如果老人有病或者有跌傷,老人親屬找上了就無法說得清。
面對“扶與不扶”,陳開霞沒有猶豫,上前扶起了老人,還幫助老人穿好甩到一邊的棉拖鞋。見摔倒的老人無恙,陳開霞攙扶著老人,將其送到居住地光明小區門口。回家后,老人將摔倒獲得幫助的經過,告訴了女兒周菊花。年邁的父親患腦梗多年,如果躺在冰冷的地上無人攙扶,很可能有生命危險,周菊花認為這件事對她們家來說不是一件小事,因此她四處尋找那天開垃圾車的女司機。經過兩天的尋找,終于打聽到做好事的是陳開霞,就寫了一封感謝信到阜寧縣綜合行政執法局。
“這件事,我們是當著一件好人好事投稿到《鹽城晚報》的,但報紙刊登后,引起了很多市民強烈反響,紛紛致電到單位贊揚陳開霞的善舉,雖然善小卻充滿正能量。”吳斌告訴記者,很多市民在來電中表示,陳開霞在“扶”與“不扶”的選擇面前,一個普通善舉顯得彌足珍貴。
“這一扶,扶出普通人的暖心故事”
“我做的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跟長期工作在環衛一線的前輩相比,真的不值一提。”聽說記者采訪自己,陳開霞連連推托。今年41歲的陳開霞,4年前招工在阜寧環衛所當一名環衛車司機。剛開始,她開的是沖水車,每天主要負責沖洗縣城街道的地面污漬以及街邊垃圾箱清潔。2021年10月底,陳開霞開垃圾收集車做代班駕駛員。
聽說采訪陳開霞,阜寧縣環衛所安全科科長晏步程在記者面前連連豎起大拇指。他說,陳開霞幫助老人的事跡在單位傳開后,別人也許感到意外,但他認為陳開霞做這樣的好事是正常的,還向記者講述了另外一件發生在陳開霞身上的助人為樂的事情。
就在“扶”老人前兩天,2021年12月4日晚10時,陳開霞和5名好友去光明路一家燒烤店吃夜宵,當走到燒烤店南墻時,陳開霞發現有一名小男孩蜷縮著身子蹲在那里。天氣很冷,時間已經很晚,是哪家的孩子這么遲還不回家?見景,陳開霞上前詢問,但那名小男孩就是不說話。意識到事情不簡單的陳開霞,在朋友的幫助下把小男孩勸到燒烤店里后撥打了110,幾分鐘后民警來到現場,通過耐心勸說,小男孩終于開口說話。原來,小男孩家住府前街府前公寓,父親病故,母親改嫁,當天下午和母親吵架后負氣離家出走,從府前街一直走到光明路。民警聯系了小男孩的母親,半小時后小男孩的母親到達現場將小男孩帶回。第二天,小男孩的母親到環衛所感謝陳開霞,當時就是晏步程接待的,小男孩母親說因為自己改嫁后又生了一個小孩,已經上學的兒子經常跟她鬧別扭,那天晚上如果不是陳開霞伸出援手,真不知道上哪兒去找小男孩。
“陳開霞心地善良,遇到需要幫助的人,她都會毫不猶豫地幫忙的。”曾經與陳開霞搭班的陳允香這樣說,2020年8月的一天,上午8時左右,陳允香和陳開霞開著沖水車沖洗著縣城勝利路到老204國道的路段,陳開霞在阜寧縣中醫院東側的人行道上,看到一位70多歲的老奶奶跌坐在路上,她立即停好車,迅速跑到老人面前詢問情況,當得知老人是自己跌了跟頭,腳受了傷后,她讓陳允香繼續開著沖水車前行,自己則扶著老人到路邊的水泥凳子上坐下來。在老人提供了家人的聯系方式后,陳開霞迅速聯系老人的家人,并待老人的家人到達現場后才放心離開。
“陳開霞進環衛所工作時間雖然才4年,但一直對自身要求非常嚴格,沒有發生過一次違章,連續兩年被評為先進個人。”阜寧縣環境衛生管理所副所長陳明星這樣評價陳開霞,他說陳開霞在工作、生活中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這種精神就是老環衛人的奉獻精神。
“這一扶,扶出環衛人的精神傳承”
在阜寧縣綜合行政執法局辦公樓的電梯樓道口,記者看到幾名環衛工人在看陳開霞事跡宣傳牌。阜寧縣綜合行政執法局根據市城管局號召全市城管系統干部職工向陳開霞學習的活動要求,在辦公樓樓道、單位宣傳欄內張貼了陳開霞事跡資料。
“早在1998年,我就有做一名環衛工人的想法。”陳開霞中專畢業后,曾經開過服裝店。她說,自己14歲讀初中的時候,在電視上看到阜寧縣委、縣政府號召全縣學習環衛工人“吃苦在崗位·奉獻在社會”的精神,當年阜寧城市在改建,環衛工人為了讓市民有一個衛生、整潔的環境,無論嚴寒酷暑,刮風下雨,從不間斷,一直守護在街道上,他們的奉獻精神在陳開霞幼小心田播下一粒當環衛工人的種子。2018年4月份,阜寧縣環衛所招工,陳開霞成為一名環衛女司機,也圓了自己多年的心愿。“環衛所有一大批全國、省市勞動模范獲得者,他們的事跡時刻感動著我,影響著我。”陳開霞說。
工作第一年,陳開霞因為在縣城開沖水車經常路過大關路,從而認識在大關路做道路清潔的環衛工江芹。江芹23歲開始做環衛工,一做就是28年,她28年如一日,每天凌晨4點起床,6點前完成第一次清掃;28年來,江芹要撫養孩子長大成人,還要照顧癱瘓在床的婆婆,但從來沒有因為家庭影響工作。了解得越多,陳開霞就對自己的環衛工作有了越深刻的認識。下班時間,她會主動到江芹的工作路段幫助打掃衛生。對于這樣一個謙虛、勤快的妹妹,江芹也感覺很是滿意。在東風路環衛工人休息點,記者與陳開霞看到江芹時,陳開霞告訴記者說,江芹不但工作上嚴格要求自己,還經常組織大家學習業務知識,通過讀報提高思想覺悟。“江芹大姐是市勞模,她身上的奉獻精神就像雨露一樣,在滋潤著我成長。”陳開霞說。
“陳開霞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只是做了平凡的小事,卻充滿正能量。”阜寧縣綜合行政執法局局長李華昌如此評價陳開霞,他說陳開霞在老一輩環衛人的影響、帶領下,環衛人的精神已經融入她的血脈,這一次扶摔倒的老人,“扶”出了環衛人的精神傳承,為我們樹立了良好的學習榜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