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鎮:建立 “黨建帶關建” 機制,用心護航下一代健康成長
來源:鹽城新聞網 2025-04-23 編輯:沈 業通
在日前召開的響水縣關心下一代工作會議上,該縣大有鎮黨委“建立黨建帶關建機制,全力護航下一代健康成長”工作做法介紹,得到了與會人員的一致稱贊。
近年來,大有鎮黨委政府把關心下一代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內容來抓,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足地域特色資源,創新工作思路,著力打造青少年親近自然、體驗生活的各類優質平臺,大力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了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創新活力機制,形成工作合力。該鎮堅持以“黨建帶關建”,健全黨政齊抓共管,關工委主動作為,有關部門積極配合,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工作機制。每年該鎮黨委至少召開2次專題研究關心下一代工作會議,全鎮14個村(社區)、4所中小學都建立了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同時,全鎮成立了由“五老”人員組成的275人的關心下一代志愿者隊伍,在全鎮構建了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工作體系,發動“五老”、村(社區)黨員干部、企業愛心人士、人大代表和鎮機關人員同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結成“一對一”幫扶對子,確保全鎮青少年健康成長。
創新活動載體,打造特色新基地。為促進青少年“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該鎮結合鎮域資源和青少年成長需求,積極拓寬教育空間,建立了青少年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以江蘇新藍海生態農場有限公司為載體,依托康莊村史館、大有中心小學農耕館這2個勞動教育基地,建立了智慧農場、生態循環農業園、高標準農田(與場地共建)、稻米加工廠等4個青少年校外勞動教育課程實踐基地,推行“企業+”“農戶+”等實踐體驗模式,讓青少年在勞動實踐中體驗,知農村、識農具、認農物、懂農事,推動青少年勞動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為了保證活動載體有特色,該鎮還聘請了鎮村農技專家、種田大戶和“五老”志愿者為青少年勞動教育基地的輔導員,定期不定期地組織青少年開展勞動實踐教育,讓他們親身感受到現代農業科技帶來的新成果。
創新活動形式,建立育才新模式。該鎮積極創新活動形式。去年國慶節和今年清明節,該鎮關工委組織轄區100多名青少年開展烈士陵園掃墓活動,先后組織200多名青少年參觀康莊村史館。康莊村史館承載著當地的墾荒歷史,那段艱苦創業的歲月也是紅色基因的生動體現,青少年通過參觀村史館,深入了解墾荒文化,傳承紅色基因,激發愛黨愛國熱情,增強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此外,為豐富青少年課余生活,拓寬他們的學習視野,利用校外輔導站等陣地,組織“五老”志愿者宣講員、輔導老師和青年志愿者,開展暑期愛心暑托班活動,開闊孩子們的學習視野。與此同時,還開展了“大有之象、康莊大‘稻’”文化節活動,設立稻田打卡、收割體驗,寫真繪畫,稻田捕魚等體驗區,舉辦稻田攝影展,主題繪畫展等文藝體驗,讓青少年在體驗特色鮮明、趣味十足且富有意義的農耕文化過程中,尊重勞動,感受“勞有所獲”的喜悅,在實踐中有所收獲。
下一步,大有鎮將堅持黨建引領,做好頂層設計,創新形式,以關心、教育、培養,幫助下一代健康成長為目標,強化“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擔當,整合全鎮各類社會資源,發揮“五老”作用,大力傳承紅色基因,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關心關愛青少年活動,用愛心守護青少年成長,用關心助力青少年飛翔,為全鎮青少年健康成長撐起一片藍天,為建設“產業富美、鄉村秀美、生態宜美、民生和美”新大有貢獻力量。大有鎮黨委組織委員劉東東說。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