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水:讓文明新風深植鄉間沃土
來源:鹽阜大眾報 2024-07-16 編輯:沈 業通
7月10日,響水縣委宣傳部、縣文明辦組織召開“抵制高額彩禮 倡導文明婚俗”青年座談會。會上,青年代表們暢所欲言,表示要從自身做起,積極倡導簡約適度的婚俗理念,同時號召廣大群眾共同抵制陳規陋習,堅決遏制高額彩禮之風,營造健康文明的社會風尚。
近年來,響水縣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文明辦部署要求,持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工作穩步推進,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
注重宣傳宣講,推動實踐“有人氣”
該縣各村居(社區)積極完善《村規民約》,將喜事新辦、喪事簡辦、文明祭祀、崇尚科學等文明新風內容納入其中,通過繪制“移風易俗”宣傳墻、宣傳欄展示、大屏播放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提升群眾知曉率。響水縣融媒體中心開設“推進移風易俗 倡導文明風尚”專欄,廣泛宣傳勤儉節約反對浪費、“文明餐桌”、文明積分兌換等倡導移風易俗、助力鄉風文明的措施及做法。
在潤物細無聲中,群眾的精氣神更足,鄉風也更文明。響水經濟開發區響港社區對村規民約實行積分制,對獲得“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等榮譽的家庭給予相應積分,在年底積分清零前根據每戶積分排名情況發放春聯禮包、生活用品等獎勵,該舉措受到村民稱贊。
為孩子們提供“網格化陪伴+組團式服務”,慰藉和彌補農村留守兒童父母陪伴的缺失。運河鎮創新志愿服務方式,打造“義教云課堂”平臺服務品牌,通過“線上+線下”“服務+實踐”相融合的形式,培養農村留守兒童興趣愛好,關注孩子們的身心健康,促進他們快樂成長。
深化共治共享,匯聚群眾“熱乎氣”
“現在村里有了大食堂,統一標準,我們只要買好菜,找好幫廚,交點水電費就可以了,十人一桌,夠吃不浪費,既方便又節省。”運河鎮灣港村村民紛紛搶著介紹。7月6日,走進該村建成使用的新風大食堂,張貼的村規民約、管理規章、主題宣傳畫等隨處可見,餐具、廚具、桌椅板凳等基礎設施一應俱全。
把好產品推向城市,讓好鄉風植入心田。南河鎮王集社區黨員干部走進直播間,通過直播帶貨讓群眾“錢袋子鼓起來”的同時,大力推進移風易俗,營造良好宣傳氛圍。通過創新實踐,幫助越來越多村民改了舊習慣、提了精氣神,推動鄉村治理水平顯著提升。
不僅如此,響水縣還廣泛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家庭、最美家庭、星級文明戶等選樹活動,大力推廣文明積分、道德超市等典型經驗,在全縣范圍內形成“比學趕超、爭先攀高”的良好氛圍。此外,該縣明確將“支持移風易俗,紅白喜事不大操大辦”等納入積分設置,達到“以積分記錄美德、以積分兌換服務、用行動傳遞正能量”的目的,聚起群眾之間的“熱乎氣”。
突出有聲有色,樹立文明“好風氣”
“鑼鼓一敲震天響,移風易俗我來講……”近日,響水鎮苗寨村幾名文藝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移風易俗內容融入三句半表演中,不時贏得在場群眾的陣陣掌聲。在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百姓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該縣各村居(社區)利用現有文化場地,以文明實踐活動為媒介,創編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講文明樹新風的快板、說唱、三句半、小品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用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好人好事、真人真事教育群眾,讓群眾在沉浸式體驗中提升精神風貌。
以文化人、成風化俗,不斷引領鄉風文明。該縣文明辦牽頭先后在經濟開發區、大有鎮、南河鎮王集社區等鎮村舉辦“移風易俗鎮村行”系列活動,以春節、清明、端午等傳統節日為契機,組織開展文明祭祀、孝老愛親等主題活動,開展“別樣升學禮 踐行新風尚”縣移風易俗活動之學生升學感恩主題活動,倡導抵制“升學宴”“謝師宴”大操大辦。
如今,文明之風吹拂下的響水,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村風民風持續向好,群眾幸福感不斷攀升,一幅景美人和、文明向前的生動圖景正徐徐展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