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矛盾糾紛化解“主陣地”和“終點站”
來源:鹽城新聞網 2025-04-16 編輯:沈 業通
作為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創新實踐,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既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部署,也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必然要求。近年來,大豐區在矛盾糾紛化解實踐中,不斷探尋定分止爭“密碼”,堅持把綜治中心建設作為推進政法工作現代化的突破口和支撐點。
“在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進程中,我們著力構建‘1+1+3+N’強基固本工程體系。”大豐區綜治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系統打造“豐調理順”全域調解品牌矩陣,創新建立“紀法信”聯動化解源頭治理機制,構建縱向貫通區、鎮、村三級中心、橫向聯動N個職能部門的一體化工作體系,形成多維協同、全域覆蓋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全力打造矛盾糾紛化解“主陣地”和“終點站”。
筑基強基建強主陣地
4月14日,大豐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心大廳內,一樓受理區12個服務窗口和多個功能區有序運轉,群眾只需走進“一扇門”,即可實現訴求“一站接”、矛盾糾紛“一站解”。“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崗、公共法律服務室、法律援助室等都在大廳內按照‘一站式’模式提供服務。”該中心負責人說。
大豐區區級綜治中心采用“前臺后場”模式,科學設置功能分區,前臺設立信訪、勞動仲裁、調解、法律服務等12個綜合“一站式”服務窗口,后臺建立心理疏導、矛盾化解、研判預警、聯動指揮等工作區域,為群眾提供便捷、優質的解紛服務。全區9個行業性調解組織、訴訟服務中心、勞動爭議調處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等進駐區中心。
綜合調解室、家事(婚姻等)調解室、物業調解室、金融調解工作室……走進綜治中心,一間間特色功能室有序分布,猶如矛盾化解的“專業診室”,調解員們在此“坐診”,為群眾排憂解難。中心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中心入駐工作人員80余人,全區鎮級中心配備專職工作人員72人、專職調解員267名。”
按照“多元歸一”建設思路,區鎮強化聯動,推動資源整合。區級層面實現網格中心、12345熱線、信訪接待中心、非訴中心、法律服務中心、“紀法信”聯動中心、應急管理中心等14個部門融合辦公,建立集信息匯聚、統一調度、實時研判、矛盾化解、督查考核“五位一體”的實戰“綜合體”,努力實現“一窗式受理、一攬子調處、閉環式流轉、全鏈條解決”。
破局通脈“紀法信”聯動
“我們這里存在非法捕撈,已經反映很多次了,什么時候能處理好?”12345熱線里,群眾的聲音既困惑又不滿。為了這個問題,舉報人多次反映,相關職能部門每次都及時處理,但舉報人仍然繼續反映。
這到底是為什么呢?區紀委監委信訪室接到這個任務后,經過細致調查研究,精準發現舉報人主要針對的是相關職能部門未能徹底解決占用河道設置漁籪地籠這一問題。
面對此類“群眾糾紛收不了、交辦問題辦不了、案件辦結事不了”的治理頑疾,大豐綜治中心創新融入“紀法信”聯動矛盾化解機制,將紀檢監察的剛性監督、司法調解的專業力量與信訪調處的民生溫度深度融合,統籌司法、農業農村等26個職能部門,共同打造集聯合接訪、聯合研判、聯合交辦、聯合督導、聯合處置為一體的信訪矛盾糾紛化解實體綜合服務平臺,設有黨風政風監測點,對符合政策的群眾訴求消極應付、推諉扯皮等行為,一律依規依紀依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從源頭上減少矛盾風險隱患的發生,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
為徹底化解此類河道占用問題,“紀法信”聯動矛盾化解機制立刻開啟高效運轉。區紀委監委迅速與農業農村局和屬地政府多次溝通協調,對違規設置的漁籪地籠進行清理,責成農業農村局以信促改,在全區組織關于非法捕撈專項治理,實現政治效果、紀法效果、社會效果有機統一。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響起的這通舉報電話,從此徹底沉寂。在“紀法信”護航下,全區河道恢復往日寧靜,群眾的信任也如潺潺流水在民生與法治的河道里穩穩流淌。
觸角延伸治理精細化
“快去領免費的雞蛋咧!”
“你也去登記個信息,明天還有鞋子送,我們一起來。”
2024年冬季的一個清晨,大豐區新豐鎮太興村網格員王菊巡邏時發現,村中眾多老年人聚集在一起,十分熱鬧。上前詢問得知,有兩名外地口音的家電業務員正在“演講”,通過發放免費禮品,邀請老人明早集中乘車到某家電門市。
網格員立即將情況上報給鎮綜治中心,并與到場老年人的子女聯系,實施勸阻。第二天6時左右,在約定地點發現一輛外省牌照大巴車,網格員、社區民警立即引導現場7名老人下車回家,同時在網格群中提醒其他群眾守牢自己的養老錢。這是該區發揮網格作用,延伸鎮村級綜治中心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職能的縮影之一。
鎮村兩級綜治中心建設是矛盾化解工作開展的基礎。該區鎮級綜治中心推行“5+X”模式,整合綜治、矛調、法服、信訪、綜合指揮調度五大資源和“X”個職能部門與社會資源,通過整合各職能部門力量和發揮村調委會、網格員調解作用,推進“精網微格”提升工程,在城市小區、新農村集聚點、繁華商業區等人員較多、矛盾較集中的區域設立微網格服務站28個,常態化開展安全穩定隱患大排查大整治,為矛盾糾紛能及時化解在基層提供有效助力,成為鎮村綜治中心實現基層全覆蓋的觸角和傳感器。大豐還按照“點面結合、示范引領”原則,組織區、鎮兩級公安、司法、應急、信訪等條線力量290余人掛鉤基層村(社區),將矛盾調解工作前置,化被動為主動,切實為村民提供接訪、調解、援助、疏導等服務,真正做到調解工作與網格管理相貫通、與議事協商相融通、與幫扶救助相聯通,使調解工作由“獨角戲”變成“大合唱”,讓群眾帶著問題來、載著滿意歸。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