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寧:界樁“小擔當” 撐起區域“大和諧”
來源:鹽城新聞網 2025-04-11 編輯:沈 業通
界樁不僅是區域劃分的標志,更是承載著地方記憶與和諧故事的特殊符號。近年來,阜寧縣民政局高度重視界樁管護工作,通過落實責任、精細維護和糾紛調解,讓這些沉默的界樁持續發揮關鍵作用。
責任到人,編織界樁管護“安全網”
阜寧縣構建了一套嚴密的界樁管護責任體系,實行管理員管點、村(居)管段、鎮(街)管線、縣民政局管面的管理模式。每一位管護人員都肩負著守護界樁的重任,如同忠誠的衛士,守護著區域的邊界。在三灶鎮蒯東村,管護員老王負責的界樁地處交通要道,往來車輛行人眾多,界樁易受碰撞。老王每天都會特意多巡查幾遍,風雨無阻。有一次,一輛不慎偏離車道的農用三輪車撞到了界樁,導致界樁出現損壞。老王發現后,第一時間上報,并協同民政部門及時對界樁進行修復,避免了因界樁損壞可能引發的邊界問題。正是像老王這樣無數管護人員的堅守,阜寧縣的界樁管護工作才能做到全方位、無死角。
精心呵護,擦亮區域邊界“指明燈”
界樁的日常維護工作,是一項需要耐心與細心的任務。阜寧縣的管護人員對待界樁就像對待珍貴的文物一樣,定期開展清理與保養。在溝墩鎮大唐村、豐漁村附近的界樁,由于周邊是農田,每到雨季,淤泥和雜草就會迅速覆蓋界樁。管護人員挽起褲腳,拿著工具,一點點地將界樁周圍清理干凈。同時,為了讓界樁上的標識更加醒目,他們還會定期用專業材料對注記進行刷新。曾經有一位外地來的司機在鄉間迷路,正是看到了清晰醒目的界樁標識,才順利找到了方向。這些被精心呵護的界樁,不僅是邊界的標志,更是為過往行人指引方向的“指明燈”。
化解糾紛,奏響邊界和諧“交響曲”
在邊界地區,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土地耕種范圍、水源使用等問題,都有可能引發糾紛。阜寧縣積極組織人員深入邊界地區,主動排查矛盾隱患。在阜建線交界地帶,曾經因為灌溉用水問題,兩個相鄰村莊的村民產生了分歧,差點引發沖突。管護人員和相關部門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他們依據界樁位置和相關規定,耐心地向村民解釋說明,協調雙方利益。最終,雙方達成和解,不僅解決了用水問題,還增進了彼此的理解與信任。這些化解糾紛的故事,就像一首首和諧的樂章,在阜寧縣的邊界地區不斷奏響。
未來,阜寧縣將繼續深化界樁管護工作,探索更多創新舉措,讓界樁成為區域穩定發展的堅固保障,持續守護這片土地的和諧與安寧。
相關新聞: